我是個對繪畫極為忠誠的藝術家,尋遍各種媒材與形式,只為實現我的繪畫意圖。在我的世界裡,不論雕塑、攝影、裝置、抑或表演藝術都只是一件件的繪畫作品。我目前的作品主要聚焦於探討人類欲望的形貌與顏色,藉由結合現成物(現成影像)與個人戲謔般的筆觸。這些作品通常以一種半液體的形式 (作者稱之為”流”)現身。”流”不只再現人與人之間的隱性關係,同時投射出作者對於當代影像的個人怪異幻想或冷嘲式評論。 在一片色彩豔麗的糖衣表皮下,我試圖建立一個如”嘔吐物般”風格的美學,一個似是而非的曖昧樂園—誘惑的、干擾的、甜美卻幽默的。
面具系列“去除”與”挪用臉部”的行為一方面象徵對流行通俗影像的重新掌握;另一方面提供作者一個重新與自身認同連結的機會-”社會中的他者角色”。近年來,我嘗試將繪畫置於公領域,以展示、呈現或表演的形式創作,因為我對於繪畫在公私領域之間的衝突性與互動性充滿興趣。在面具系列的免費服務計畫中,藝術家藉由網際網路尋找適當的陌生人合作,陌生人協助藝術家創作作品,而藝術家利用藝術作品滿足陌生人需求。一切服務皆是免費,藝術家以身體創作質疑”善意”的本質、網際網路的虛實關係並意圖創造一種新”服務美學”的可能性。
垃圾系列
2008年冬天,藝術家於紐約進行六個月的駐村計畫。第一次生活在紐約,而非觀光紐約;每天清晨與深夜,步行在三十九街與時代廣場的巷弄間,撞見隨處可得的全球化企業招牌、食物殘餘、廢棄物與流浪漢,地面的汙漬構成了這系列作品的基調。當人們不停地購買商品與服務時,同時也在消費同樣的欲望。藝術家收集日常生活的剩餘物、撿拾生活範圍內的”沿途垃圾”,利用”染料拓印”取得消費的原始記憶;使用 ”發泡劑增生” 創作另一個空間的城市風景。
英雄系列是一系列以當代政治歷史人物為玩笑對象的繪畫創作。他們有來自於台灣、中國、韓國、埃及、中東與英、美等國的知名政治領袖。在這些領袖肖像(作者從網際網路上截取圖片)臉上,我創造了各式各樣的”流(由發泡劑與現成物構成)”,妝點著鮮豔的色彩與圖案,藉以表達個人主觀的戲弄與嘲笑。創作動機源自於作者成長於台灣戒嚴前後的斷裂與失落記憶。小學時,蔣公肖像經常神聖地高懸於正式的場合,數十年如一日朝著我永遠地微笑;解嚴後,蔣公成了大眾撻伐丟棄的物件。基於對當代影像的不信任,作者使用塗抹、拼貼、覆蓋、與去臉的手段,迫使這些人物失去了觀看、魅惑、要求甚至於微笑的能力。
雜誌(複製流行)系列
美麗總是保證,但從未給予。 – by Simon Weil
我的作品大都著重於解構”美麗”與”權威”。藉由援引與去除商業圖片中人像臉部的手段,我得以重新掌控影像並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了一種”野獸般”的形象。這種野獸形象意外地成為藝術家自我認同的代言人,並表現了作者身處雙重否定的社會窘境(亞洲/女性)。
整個計畫複製流行出版品的過程,從蒐集雜誌、惡整內容、重新編排、掃描原件、影像修整、交付送印、到郵寄至收藏者手中。此一為長期計畫,每二個月出版一本,目前為止,共計有六本。
分別為2009三月號—InStyle (美國主流女性流行雜誌)、2009五月號—Lane Bryant (美國大尺寸女性服飾雜誌)、2009七月號—Details (美國男性流行雜誌)、2009 九月號—Brides (美國亞特蘭大婚禮雜誌)、2010三月號—Choc (台灣少女彩妝雜誌)與2011十月號—Bergdorf Goodman (美國紐約高檔名牌百貨冬季雜誌)。讀者可經由網站線上翻閱與訂購: http://www.blurb.com/user/yihsintzeng
情色系列
使用與雜誌(複製流行)系列相同手法,但惡整對象替換為舊時期的色情圖片,圖片主要來自於.舊書攤與Taschen出版的大胸部女人年曆 (2009)。 原始影像因個人娛樂功用,尺寸以口袋大小為主。藝術家經由掃描、修片等過程,重新輸出影像成海報尺寸,並在其上使用個人化戲謔筆觸,與畫中人物進行私密對話。
- 2017 現為香港教育大學創意藝術教育系博士班在讀
- 2010 美國沙瓦納藝術學院,藝術碩士,主修繪畫
MFA Fine Art, Painting,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, Atlanta, USA
*獲頒全額獎學金及傑出畢業學業獎 - 200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,藝術學士,美術學系西畫組
- 2018 麥滴兒拉福斯帕吐個展,紅野畫廊,台北,台灣
- 2016 麥滴兒拉福斯,紅野畫廊,台北,台灣
- 2015 親愛的古德曼小姐,福利社,台北,台灣
- 2015 超•女孩,靜慮藝術,台北,台灣
- 2014 馬良便利店,誠品信義旗艦店Art Studio,台北,台灣
- 2011 最後一件繪畫,寶藏巖藝術村,台北,台灣
- 2011 最後的一件繪畫,白雪藝廊,奧克蘭科技大學,奧克蘭,紐西蘭 (亞洲紐西蘭基金會)
- 2009 複製流行畢業個展,新血畫廊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9 流個展,叁畫廊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8 隱形關係,大廳街畫廊,沙瓦納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5 我愛我自己,新樂園藝術空間,台北,台灣
- 2005 內在風景,新竹教育大學藝術空間,新竹,台灣 (李蔡配藝術基金會贊助)
- 2004 焦慮物,新樂園藝術空間,台北,台灣 (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)獲獎與節選聯展
- 2017 光‧合作用-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,台北當代藝術館,台北
- 2017 你所作的,就是你的,澳門文化中心地下,澳門
- 2016 日・蝕展覽,中正紀念堂美齡藝廊,台北,台灣
- 2016 未來請柬,人文遠雄博物館 展覽2館,台北
- 2015 城市美術館,群氓之聲—首部曲:我的藝術宣言,台北市街頭,台灣
- 2015 A Body of Mobile Machine / 移動之身,台灣×土耳其伊斯坦堡當代藝術
- 2015 VT 秀秀推薦展,非常廟藝文空間VT ArtSalon,台北,台灣
- 2015 高雄國際女性藝術家邀請展,高雄市社會局婦女館、巴黎59rue de畫廊
- 2015 園遊會: 羊羊得藝過新年,好思藝術空間,台北,台灣
- 2014 一本初衷 ‧ 手稿展,伊通生活空間,台北
- 2014 藝術自由日,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,台北,台灣
- 2014 城南藝事 漢字當代藝術展: 引信 那一刻,當代藝術的敍事,二二八國家紀念館,台北
- 2013 入圍Spirit of Travel路易威登LV台北藝文空間藝術徵件計畫決選名單,台北
- 2013 勝利的展覽,Aureus Contemporary畫廊,紐約,美國
- 2012 社群酷玩,2224 STUDIO,台北,台灣 (聯合策展)
- 2012 之乎者也,台東鐵道藝術村,台東
- 2012 洛杉磯亞洲太平洋電影節,洛杉磯,美國
- 2011 Cutlog藝術博覽會,巴黎,法國
- 2011 (e)merge藝術博覽會,華盛頓特區,美國
- 2011 AIR 10 X10台北藝術進駐十周年聯展,台北國際藝術村,台北
- 2011 最後一件繪畫駐村成果展,寶藏巖藝術村,台北
- 2011 Acne, Port d’Or,布魯克林,紐約市,美國
- 2011 牙齒,頭髮與黃金, Eyedrum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11 芝加哥藝術博覽會,芝加哥,伊利諾州,美國
- 2011 SCOPE藝術博覽會,曼哈頓,紐約市,美國
- 2010 跨越;穿越界線,A.I.R.藝廊,布魯克林,紐約,美國
評審 – Renee Riccardo, Jee, Hwang, and Kira Greene,美國 - 2010 皮層: 多媒體展覽,Kara Walker工作室,曼哈頓,紐約市,美國
- 2010 SCOPE 藝術博覽會,邁阿密,弗羅里達州,美國
- 2010 Cutlog 巴黎藝術博覽會,巴黎,法國
- 2010 Art Aspen藝術博覽會,卡羅拉達州,美國
- 2010 巴塞爾– SCOPE藝術博覽會, Aureus Contemporary畫廊,Kaserne,瑞士
- 2010 藝術家之書聯展,ACA圖書館,沙瓦納藝術學院,亞特蘭大,喬治亞,美國
- 2010 給我一分鐘錄像聯展,雪瑞畫廊,布魯克林,紐約市,美國
- 2009 解構刻板印象/建構新對話/種族之外聯展,喬治亞當代藝術博物館,亞特蘭大喬治亞州,美國 (策展人Larry Walker)
- 2009 第十屆”Art Papers”藝術雜誌競拍聯展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9 最重要的小事,天鵝馬車畫廊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 (策展人Marianne Lambert) ,美國
- 2009 牆面之上-圖釘聯展,喬治亞當代藝術博物館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9 光影藝術節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 (策展人Cathy Byrd與Stuart Keeler)
- 2009 種族,信仰與自然災害,原型藝術畫廊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9 序曲之五: 年度藝術研究生新作聯展,艾爾文當代畫廊, 華盛頓特區,美國
- 2009 拳擊手套與緊身內衣: 女性影像聯展,蘇活二十畫廊,曼哈頓,紐約市 (策展人Kate Gilmore)
- 2009 拉科斯特觀點 聯展,La Galerie Pfriem,Rue Trophime,拉科斯特,法國
- 2009 少數團體展,Studioplex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9 再者,第八屆A.I.R.Gallery繪畫雙年展,,布魯克林 紐約市 (評審Lily Wei) ,美國
- 2008 伊莉莎貝絲基金會,藝術村駐村暨開放工作室,曼哈頓,紐約市,美國
- 2008 MFA 預展, Desotorow Gallery,沙瓦納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8 和而不同-19位兩岸藝術靈魂的相容,亞洲藝術中心,台北,台灣
- 2008 繪畫雙年展,半島純藝術中心,紐波特,維吉尼亞州,評審Mark Richard與Michael Preble,美國
- 2008 塔拉哈西國際徵件展,純藝術博物館,弗羅里達州立大學,弗羅里達州,美國
- 2008 永恆的成人遊戲工廠,新樂園藝術空間十周年展,關渡美術館,台北,台灣
- 2008 何去何從? 圖像展,Como la Ve Realidad Grafica,哥倫比亞
- 2008 藝術相對論,因迪戈斯凱社區畫廊,沙瓦納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7 循環,連結和纏綿,尺寸畫廊,沙瓦納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7 第十三屆”開放藝術”藝術博覽會,沙瓦納,喬治亞州,美國
- 2006 城市曼波-台北新樂園藝術空間與雪梨Stone Villa國際交流展,Stone Villa,澳洲,新樂園藝術空間,台北,台灣
- 2005 ROYAL ELASTICS, 台北藝術村,台北,台灣
- 2005 台北藝術博覽會,台北世貿中心,台北,台灣
- 2012 雲門第八屆流浪者計畫,尼泊爾
- 2011 亞洲紐西蘭基金會與台北國際藝術村贊助,藝術家交換計畫,奧克蘭,紐西蘭
- 2010 水磨坊夏季國際藝術村計畫,南漢普頓,長島,紐約市 (紐約台北文化辦事處贊助)
- 2010 亞特蘭大當代藝術中心,藝術家工作室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
- 2010 Hambidge藝術中心,Rabun Gap,喬治亞州
- 2010 蒙馬特藝術村,全額藝術創作補助,Johnson,蒙馬特
- 2009 沙瓦納藝術學院,法國校區駐村學習計畫,拉科斯特,法國
- 2008 蒙馬特藝術村,全額藝術創作補助,Johnson,蒙馬特
- 2008 紐約伊麗莎白藝術基金會工作室駐村,紐約市
- 2008 Ox-Bow夏季駐村計畫,Metternich獎學金,Saugatuck,密西根州
- “奇蹟女孩: A.I.R. 藝廊開幕夜”,Angela Basile,,布魯克林報 (the borough),十二月,2010
www.brooklyntheborough.com/2010/12/wonder-women-a-i-r-gallerys-opening-night-trifecta/ - “漢普敦奇異行為”,紐約時報,七月二十八日,2010
www.nytimes.com/slideshow/2010/07/28/fashion/20100729-gimlet-6.html - “怡馨的複製雜誌計畫”,Carla Aaron-Lopez,ArtRelish,十一月十六日, 2009
www.Artrelish.com/wpmu/blog/2009/11/16/yi-shinn-tzengs-magazine-project/#more-607 - “流在TRIOS藝廊”,Eric Hancock,BURNAWAY review,八月三日,2009
www.Burnaway.org/2009/08/yi-hsin-tzeng-flow-at-trois-gallery/ - “曾怡馨之流個展: 寶藏與排泄物的隱喻”,Jeremy Abernathy,Creative Loafing, 2009
www.blogs.creativeloafing.com/culturesurfing/2009/07/22/metaphors-of-treasure-and-excrement-in-yi-hsin-tzengs-flow-at-scad/ - “參訪藝術家Jerry Buhari分享內在”, The Chronicle. SCAD,十一月九日,2007
www.thecampuschronicle.com/features/articles/071109j.cfm - “藝術相對論”,Bertha husband,沙瓦納聯結報,四月九日~十五日,2008
www.Connectsavannah.com/news/archive/7418/ - “辣的分析: 糖衣辣椒球”,吳宇棠,2001
- 2012 新視線,七月份,P 42,中國
- 2011 法國設計雜誌KIBLIND,P 47,里昂,法國
- 2010 SCAN 雜誌,2010冬季版,P13 ,沙瓦納藝術學院出版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
- 2009 新美國繪畫雜誌八十二號,開放工作室出版,波士頓,麻里蘭州
評審 – Ron Platt,伯明翰藝術博物館策展人,伯明翰 - 2008 工作室參訪雜誌,第三期,開放工作室出版,波士頓,麻里蘭州
- 2008 第二十三屆塔拉哈斯國際展覽畫冊,純藝術博物館,佛羅里達州州立大學,佛羅里達州
- 2008 和而不同-19位兩岸藝術靈魂的相容展覽畫冊,亞洲藝術中心出版,台北,台灣
- 2013 性別旅遊分享,女書店,台北;雨楓書館,北京,中國
- 2011 訪問藝術家,純藝術部門,藝術學院,北伊利諾州大學,北伊利諾州
- 2011 訪問藝術家,視覺藝術系,奧克蘭科技大學,紐西蘭
- 2010 訪問藝術家,純藝術系,布萊恩藝術中心,丹尼森大學,俄亥俄州
- 2009 藝術家座談會,解構刻板印象/建構新對話/種族之外聯展,喬治亞當代藝術博物館 亞特蘭大 喬治亞州,美國,由策展人Larry Walker主持
- 2009 藝術家座談會,NICHE, 光影藝術節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
- 2009 流之展午餐座談,結合沙瓦納藝術學院夏季藝術季,亞特蘭大,喬治亞州
- 2008 藝術相對論,藝術家座談會,由沙瓦納晨報記者主持,沙瓦納,喬治亞州
- 2008 美國與韓國: 當代藝術課程,由Ph.D. Thalia L. Vrachopoulos主持,紐約新學院,紐約市